Cisco中的PVID 和 Native Vlan

VLAN 1 是一个预设的 VLAN,所有 Cisco Switch 皆有 VLAN 1,而所有 port 亦预设放於 VLAN 1 之中。VLAN 1 之神圣在於它除了和其他 VLAN 一样可以传送 data 之外,还负责传送所谓 Control Plane Traffic,例如: VTP, CDP, PAgP 等。因此,基於保安考虑,VLAN 1 应避免给一般 HOST 使用,因为 HOST 利用 Packet Capture 软件可以轻易 Capture 到 Control Plane 的数据包.

值得一提的是,VLAN 1 预设也是 Trunk Link 上的一个 Native VLAN,Natvie VLAN 的意思是 Switch 把这个 VLAN 的 Packet 送上 Trunk Link 时,是不会放入 VLAN Tag 的,这就有点玩野了,刚刚不是说我们要把在 Packet 放一个 VLAN ID 好让其他 Switch 可以分辨吗? 怎麽现在又有个 Native VLAN 不用 VLAN ID? 细心想想,道理很简单,如果所有 2-4096 的 VLAN 都有 VLAN ID,只要 Trunk Link 两边的 Switch 都协议没有 VLAN ID 的 Packet 就是 VLAN 1,那麽 VLAN 1 就算没有 VLAN ID 也可以被区别出来。道理就像大家在不同颜色的数字球上写上数字,红色写 2,黄色写 3,蓝色写 4,那麽没有颜色的透明就写 1 吧

所以当 VLAN 1 的 Packet 通过 Trunk Link,用 Packet Capture 软件 Capture 也不会看到 VLAN ID 1,只会看见一个没有 VLAN ID 的封包 (即没有 Tag)。Native VLAN 的 ID 是可以设定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Trunk Link 两边的interface的native vlan 必须相同,否则会造成native vlan mismatch的问题

vlan 于 trunk 打标签的过程

交换机内部的对vlan tag的处理有以下几种情况:(按照数据包的转发方向)

1、从Access端口进入,然后从Access端口发出;则进入是带上vlan tag,发出时去掉vlan tag;

2、从Access端口进入,然后从Trunk端口发出;则进入时带上vlan tag,发出时保留vlan tag;

3、从Trunk端口进入,然后从Trunk端口发出;则vlan tag无变化,进来什么样出去还是什么样;

4、从Trunk端口进入,然后从Access端口发出;则进入时无变化,出去时去掉vlan tag;

其实很简单,从access口出来的都是不带tag的,从trunk口出来,都是带tag的

trunk的作用是可以让多个vlan通过,原理是对不同的vlan打上不同的标签以区分不同的vlan的数据帧

KMS 基本命令

家里的Win 2016 Server datacenter KMS 激活马上就要到期了,这才想起来KMS 的命令早就忘的一干二净…哎。。。这里做个记录,以后也好查找

KMS 只适用于VL 版本,不适用于旗舰版

一般来说,只要确保的下载的是VL批量版本并且没有手动安装过任何key, 你只需要使用管理员权限运行cmd执行一句命令就足够:

slmgr /skms you.ip.address.or.domain

然后去计算机属性或者控制面板其他的什么的地方点一下激活就好了。

更多

monit 在 centos 7 和debian 8, debian 9下的使用

在老的centos 6 和 debian 7 中,monit 是通过对 pid 的监控来判断程序是否die 或者有问题的, 但是在 centos 7 和 debian 8 和debian 9下,只要service 不是以forking 的形式启动,systemd 就不会让service 创建 pid file,即使你在service 的配置文件中创建了 PidFile 的命令,这个命令是会被忽略的

因为在由systemd 控制的linux 系统中,monit 无法通过pid 的形式来监控程序,在这里我们就需要用到monit 的的match 命令,比如说nginx 来可以match ‘nginx’, 来完成对nginx 的监控

Unix 守护进程

守护进程是在后台运行不受终端控制的进程(如输入、输出等),一般的网络服务都是以守护进程的方式运行。守护进程脱离终端的主要原因有两点:(1)用来启动守护进程的终端在启动守护进程之后,需要执行其他任务。(2)(如其他用户登录该终端后,以前的守护进程的错误信息不应出现)由终端上的一些键所产生的信号(如中断信号),不应对以前从该终端上启动的任何守护进程造成影响。要注意守护进程与后台运行程序(即加&启动的程序)的区别。

更多

service在centos6,debian7 和centos7,debian8 的不同

我是一个很老套的人,一直在坚持使用centos 6 和 debian 7,但是无奈很多软件已经取消了对centos 6 和debian 8 的支持,现在只能加班加点开始适应debian 8 和 centos 7.

在centos 6 和debian 7中,脚本一直使用的是/etc/init.d/xxx, 在系统升级到Centos 7 和 Debian 8后,虽然以前的启动脚本仍然可以使用,但是在centos 7 和 debian8中, 系统的service 已经由sysvinit 转向了systemd,进而也有了很多的变化

CentOS 7 集成了 RHEL 7 的新特性,systemd的使用也大幅提高了系统服务的运行效率,同时也变的简单而易用了许多.

Unit 的文件位置,一般主要有三个目录:

/lib/systemd/system
/run/systemd/system
/etc/systemd/system

这三个目录的配置文件优先级一次从低到高,如果同意选项三个地方都配置了,优先级高的会覆盖优先级低的. 

对于第三方或者自己定义的service 来说,我们一般放在/etc/systemd/service下面。

更多

一晃就是一年

真的是时间飞逝,一晃就是一年.

上一篇更新还是在去年的8月18号,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其中最大的好事就是大胖儿子出生了,给整个家庭带来了不少欢声笑语.

压力更大,我也需要更加努力了

Novogara 的母鸡切小鸡Benchmark

这是荷兰一台服务器切成的小鸡的benchmark,看来都比quadranet 的要好。。

 

Benchmark started on Fri Aug 18 05:03:52 EDT 2017
Full benchmark log: /root/bench.log

System Info
-----------
Processor : Intel(R) Xeon(R) CPU E3-1270 v3 @ 3.50GHz
CPU Cores : 2
Frequency : 3500.076 MHz
Memory : 1821 MB
Swap : 3903 MB
Uptime : 3 min,

OS : CentOS release 6.9 (Final)
Arch : x86_64 (64 Bit)
Kernel : 2.6.32-696.6.3.el6.x86_64
Hostname : XXX



Speedtest (IPv4 only)
---------------------
Your public IPv4 is xxxxxx

Location Provider Speed
CDN Cachefly 109MB/s

Atlanta, GA, US Coloat 15.1MB/s
Dallas, TX, US Softlayer 6.85MB/s
Seattle, WA, US Softlayer 12.7MB/s
San Jose, CA, US Softlayer 12.4MB/s
Washington, DC, US Softlayer 9.26MB/s

Tokyo, Japan Linode 7.41MB/s
Singapore Softlayer 6.73MB/s

Rotterdam, Netherlands id3.net 97.7MB/s
Haarlem, Netherlands Leaseweb 58.8MB/s



Disk Speed
----------
I/O (1st run) : 87.2 MB/s
I/O (2nd run) : 75.8 MB/s
I/O (3rd run) : 75.8 MB/s
Average I/O : 79.6 MB/s

Linode 1GB Benchmark

这是新开的一台DNS 的服务器,正好拿来测试比较一下

 

Benchmark started on Mon Jul 17 13:19:13 UTC 2017
Full benchmark log: /root/bench.log

System Info
-----------
Processor : Intel(R) Xeon(R) CPU E5-2680 v2 @ 2.80GHz
CPU Cores : 1
Frequency : 2799.988 MHz
Memory : 988 MB
Swap : MB
Uptime : 7 min,

OS : \S
Arch : x86_64 (64 Bit)
Kernel : 4.9.15-x86_64-linode81
Hostname : xx.xxxx.xxx



Speedtest (IPv4 only)
---------------------
Your public IPv4 is 162.xx.xx.xxx

Location Provider Speed
CDN Cachefly 105MB/s

Atlanta, GA, US Coloat 49.0MB/s
Dallas, TX, US Softlayer 27.7MB/s
Seattle, WA, US Softlayer 18.8MB/s
San Jose, CA, US Softlayer 12.4MB/s
Washington, DC, US Softlayer 50.1MB/s

Tokyo, Japan Linode 10.9MB/s
Singapore Softlayer 3.64MB/s

Rotterdam, Netherlands id3.net 6.50MB/s
Haarlem, Netherlands Leaseweb 73.5MB/s



Disk Speed
----------
I/O (1st run) : 210 MB/s
I/O (2nd run) : 611 MB/s
I/O (3rd run) : 607 MB/s
Average I/O : 476 MB/s

Quadranet 母鸡切小鸡benchmark

这是在我的一台母鸡上切的小鸡,进行的benchmark

母鸡是普通硬盘 RAID 10

 

System Info
-----------
Processor : Intel(R) Xeon(R) CPU E3-1241 v3 @ 3.50GHz
CPU Cores : 8
Frequency : 3500.070 MHz
Memory : 7839 MB
Swap : 10199 MB
Uptime : 14:10,

OS : CentOS release 6.9 (Final)
Arch : x86_64 (64 Bit)
Kernel : 2.6.32-696.3.2.el6.x86_64
Hostname : www.google.com



Speedtest (IPv4 only)
---------------------
Your public IPv4 is XX.XX.XXX.XX

Location Provider Speed
CDN Cachefly 84.9MB/s

Atlanta, GA, US Coloat 15.2MB/s
Dallas, TX, US Softlayer 56.5MB/s
Seattle, WA, US Softlayer 66.4MB/s
San Jose, CA, US Softlayer 90.8MB/s
Washington, DC, US Softlayer 29.1MB/s

Tokyo, Japan Linode 16.7MB/s
Singapore Softlayer 10.7MB/s

Rotterdam, Netherlands id3.net 5.33MB/s
Haarlem, Netherlands Leaseweb 48.1MB/s



Disk Speed
----------
I/O (1st run) : 41.3 MB/s
I/O (2nd run) : 37.0 MB/s
I/O (3rd run) : 37.2 MB/s
Average I/O : 38.5 MB/s